太歲殿《主祀斗姥元君與六十太歲》

    在台灣習俗信仰中,「安太歲」是最常聽到,也是與民眾個人較直接密切的一項民俗,其實「太歲」指的就是歲星(木星),中國古老術數家把地球靜固不動,依日月星辰運行計算時,木星環繞太陽一周約十二年,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表示歲星所在的方位,以定十二歲時,「歲」就是「年」的意思,一地支代表一年。月球繞第一周為月,曆法積十二月以記歲

    每年由不同的地支太歲當值,如子年(生肖鼠者)由子太歲當值,丑年(生肖牛者)由丑太歲當值,以此類推,十二年輪迴一次,而太歲也被視為尊神,不同年科太歲所在的位置及為凶方。譬如丑年(屬牛)出生逢流年地支子者為犯太歲,未年(屬羊)出生逢流年地支子者沖太歲。

    十二地支的太歲確定之後(方位太歲),又有術數家依六十甲子的理念,把十二太歲擴充為六十太歲,讓每一年的太歲,各有不同的名子、身分(流年太歲)。

    太歲星君是統治年的權威者,也是一歲(一年)中所有神煞(吉凶神)的尊上者,主管流年福禍,於是民間乃有祭奉太歲的習俗,在年關迎送太歲時刻「安奉太歲」,即安奉太歲星君神位。「犯太歲」的由來可從俗語「太歲星君當頭座,無喜恐有禍」來理解,亦即指歲星運行至該歲時方位,出生在該歲時方位(即犯太歲)以及和該歲時方位相對者(沖太歲)。

20221115_144610 (2).jpg

20221115_144558.jpg

六十太歲星君

麻豆代天府的太歲系統為白雲觀系統,與台灣萬年經的太歲名稱略有不同,是台灣唯一使用白雲觀系統的廟宇。太歲星君祭奉一年後,隔年即替換當值太歲,因此過年之前,要將太歲星君送返天庭,俗稱送太歲或謝太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