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 點擊圖片放大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
  寶藏佛即為祂:「善男子!汝關人天及三惡道一切眾生,大發慈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往安樂顧,善男子!我當字汝為觀世音。」此說菩薩因地具大慈悲心,另眾生離苦得樂,因此寶藏佛為其命名觀世音。

農曆二月十九日為聖誕

詳細介紹: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的起源目前已不可考,在大乘佛教的信仰中,稱祂是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中的大菩薩,如《無量壽經》記載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淨土中阿彌陀佛的左右脅待菩薩。
  寶藏佛即為祂授記:「善男子!汝觀人天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發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我當字汝為觀世音。」此說菩薩因地具大悲心,令眾生離苦得樂,因此寶藏佛為其命名觀世音。
  密教《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經》中認為無量佛,又名「得自性清淨法性如來」、「觀自在王如來」,在西方清淨佛土中,祂即現佛身。《普門品》當中提到,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種化身,因應眾生的需要而現身說法。他可以化身為佛、辟支佛、聲聞、梵王、帝釋、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將軍、毘沙門、小王、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婦女、童男、童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迦、人、非人、執金剛神等等。作為西方三聖之一,觀世音菩薩頭戴寶冠,冠上有阿彌陀佛像,其形象及衣物裝飾與別的菩薩像沒有顯著差別。觀世音在民間的形象變化和歷史時間、地域、風俗有很大關係,是百姓信仰的產物。